当前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所有师资 > 教授(正高)
师资队伍
 
姓名:赵桂慎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zhgsh@cau.edu.cn
办公电话:010-62732222
办公地址:资环楼二区221室

  教育背景

1991.09-1995.07 青岛农业大学 农学系 本科 农学学士

1995.09-1998.07 北京农业大学 农业生态环境系 农学硕士

1998.09-2001.07 中国农业大学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理学博士

  工作履历

2001.07-2003.08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讲师

2003.09-2019.12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其中:2003.09-2006.06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战略管理中心 副主任 党支部书记

          2006.07-2007.08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院长助理

          2007.09-2012.05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院长

          2012.01-2013.01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 访问学者

2019.12-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理事(2016-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理事(2016- )

  研究领域

1. 经济生态

2. 生态农业与规划

3. 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农业系统复杂性

5. 富硒功能农业

  奖励与荣誉

农业农村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18年)排名1

青海省创新人才(2016年)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个人(2008年)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国农业大学安全保卫先进个人(2008年)

中国农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07年)

中化化肥科研奖励基金优秀奖(2006年)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2006年)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

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2003年)

  主持项目

1. 农业农村部软科学研究课题“种养循环生态温室发展模式及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2018.04-12)

2. 农业农村部软科学研究课题“我国功能农业发展与政策研究” (2017.04-12)

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京津冀区域生态位异质化作用下农业产业链空间协同效应与发展策略研究” (2016.01-2019.12)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田生态系统污染损益评估及生态补偿技术研究” (2016-2020)

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我国生态敏感区有机农产品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及联动补偿机制研究” (2014.01-2017.12)

6.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1-2017.12)

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2012-2016)

8. 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农林(养)复合模式优化研究” (2010.01-2012.12)

9. 北京市科委课题“永定河生态修复目标体系研究” (2009-2010)

10. 北京市科委创新型乡镇发展研究课题“京郊乡镇观光农业创新模式及设计规范研究” (2008-2009)

11.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项目“我国基本农田整理战略研究” (2008-2009)

1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编制研究” (2008-2009)

1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沿南四湖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7-2010)

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及环境政策研究” (2007-2010)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型涉农企业生态链成长机制研究” (2005.01-2007.12)

16.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2004-2005)

17.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子专题“区域生态农业和主导产业标准与规划设计、评估方法研究” (2001-2004)

18. 四川省南充市农牧局项目“南充市现代农业总体规划” (2016-2017)

19. 陕西省安康市发改委项目“陕西省安康市富硒产业总体规划” (2016)

20. 河北省唐山市项目“唐山市现代生态农业总体规划” (2014-2016)

  学术成果

一、发表论文

2020年:

1. Danyang Feng, Guishen Zhao*. 2020. Footprint assessments on organic farming to improve ecological safety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s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doi.org/10.1016/j.jclepro.2020.120130.

2019年:

1. Yichao Wang, Guishen Zhao*. 2019.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pollutant-induced human capital loss caused by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in Beijing,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doi.org/10.1016/j.jclepro.2019.118141.

2. Long Liang, Bradley G. Ridoutt, Wenliang Wu, Rattan Lal, Liyuan Wang, Yichao Wang, Cailian Li, Guishen Zhao*. 2019. A multi-indicator assessment of peri-urba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Beijing,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97: 350–362.

3. Long Liang, Bradley G. Ridoutt, Rattan Lal, Dapeng Wang, Wenliang Wu, Peng Peng, Sheng Hang, Liyuan Wang, Guishen Zhao*. 2019. Nitrogen footprint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greenhouse tomato production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8: 285–296.

4. Long Liang, Yichao Wang, Bradley G. Ridoutt, Rattan Lal, Dapeng Wang, Wenliang Wu, Liyuan Wang, Guishen Zhao*. 2019. Agricultural subsidies assessment of cropping system from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 in North China based on LCA. Ecological Indicators, 96: 351–360.

5. Ting Hu, Yue Liang, Guishen Zhao, Wenliang Wu, Huafen Li & Yanbin Guo. 2019. Selenium biofortific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Cordyceps militaris supplied with selenate, selenite, or selenomethionine.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187: 553–561.

6. 梁龙, 杭胜, 彭澎, 赵桂慎*. 2019. “五结合”生态温室生命周期评价及比较分析. 农业资源与区划, 40(5): 1-8.

7. 胡婷, 惠改芳, 赵桂慎, 郭岩彬. 2019. 富硒食用菌研究进展. 食用菌学报, 26 (1): 68-76.

8. 彭澎, 梁龙, 李海龙, 赵桂慎*. 2019. 我国设施农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北方园艺, (05): 161-168.

9. 胡婷, 吴文良, 赵桂慎, 黄振武, 郭岩彬. 2019. 我国富硒农产品及食品标准体系发展与展望. 中国标准化, 11:136-144.

2018年:

1. Li Li, Wenliang Wu, Paul Giller, John O’Halloran, Long Liang, Peng Peng and Guishen Zhao*. 2018.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a Highly Diverse Vegetable Multi-Cropping System in Fengqiu County, China. Sustainability, 10: 983.

2. Danyang Feng, Long Liang, Wenliang Wu, Cailian Li, Liyuan Wang, Li Li, Guishen Zhao*. 2018. Factors influencing willingness to accept in the paddy land-to-dry land program based on contingent value method.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83: 392–402.

3. Long Liang, Rattan Lal, Bradley G. Ridoutt, Zhangliu Du, Dapeng Wang, Liyuan Wang, Wenliang Wu, Guishen Zhao*. 2018.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China’s agroecosystems. Ecological Indicators, 88: 341–350.

4. Long Liang, Rattan Lal, Wenliang Wu, Bradley G. Ridoutt, Zhangliu Du, Li Li, Dangyang Feng, Liyuan Wang, Peng Peng, Sheng Hang, Guishen Zhao*. 2018. The water footprint and validit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North Beijing,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72: 1899–1909.

5. Danyang Feng, Wenliang Wu, Long Liang, Li Li, Guishen Zhao. 2018. Payments for watershed ecosystem services: mechanism,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4(1): 13–28.

6. Long Liang, Rattan Lal, Bradley G. Ridoutt, Guishen Zhao, Zhangliu Du, Li Li, Dangyang Feng, Liyuan Wang, Peng Peng, Sheng Hang, Wenliang Wu. 2018. Multi-indicator assessment of a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ject in North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 34–46.

7. Yanyun Zhu, Baoyu Ren, Huafen Li, Zhiqing Lin, Gary Bañuelos, Li Li, Guishen Zhao, Yanbin Guo. 2018. Biosynthesis of selenium nanoparticles and effects of selenite, selenate, and selenomethionine on cell growth and morphology in Rahnella aquatilis HX2.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02: 6191–6205.

8. Ting Hu, Huafen Li, Jixiang Li, Guishen Zhao, Wenliang Wu, Liping Liu, Qi Wang, Yanbin Guo. 2018. Absorp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Selenium nanoparticles by wheat seedlings (Triticum aestivum L.).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9, 597. doi: 10.3389/fpls.2018.00597.

9. 冯丹阳, 赵桂慎*, 杜新盈. 2018. 水源地生态敏感区农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及农户受偿意愿调查. 中国农学通报, 34(34): 82-90.

10. 朱燕云, 吴文良, 赵桂慎, 郭岩彬. 2018. 硒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的转换规律研究进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35(3): 1-10.

11. 王一超, 赵桂慎*, 彭澎, 梁龙, 李彩恋. 2018. 基于能值和生命周期评价耦合模型的农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估—以北京郊区为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37(6): 1-10.

12. 崔艳智, 高阳, 赵桂慎. 2018.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生计可持续性评价. 干旱区资 源与环境, 34(8): 38-44.

2017年:

1. Zhao Guishen*, Liang Long, Li Li. 2017. Methods for increasing sustainability of agro-ecosystem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ina. World Agriculture.

2. Xin Zhang, Guishen Zhao, Xuzhu Zhang, Xiao Li, Zhenrong Yu, Yunhui Liu, Hongbin Liang. 2017. Ground beetle (Coleoptera: Carabidae) diversity and body-size variation in four land use types in a mountainous area near Beijing, China. The Coleopterists Bulletin, 71(2): 402–412.

3. 徐巧林, 吴文良, 赵桂慎, 朱燕云, 郭岩彬. 2017. 微生物硒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44(1): 207-216.

4. 崔艳智, 高阳, 赵桂慎. 2017. 农田面源污染差别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36(7): 1232-1241.

5. 冯丹阳, 赵桂慎*, 崔艳智. 2017. 水源地生态敏感区有机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机制研究. 生态经济, 33(12): 189-194.

6. 梁龙, Bradley G. Ridoutt, 谢斌, 张洒洒, Awekey M. Gelaw, 孟伟婷, 王丽媛, 郭岩彬, 赵桂慎*. 2017. 发展功能农业解决“隐性饥饿”. 科技导报, 35(24): 82-89.

7. 王健, 赵桂慎. 2017.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路径探索——基于区域农业产业战略规划的案例的分析. 中国发展, 17(5): 29-36.

2016年:

1. 赵桂慎*, 李彩恋, 彭澎, 冯丹阳, 梁龙. 2016. 生态敏感区有机板栗生态补偿标准及其估算——以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区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37(6): 50-56.

2. 王健, 赵桂慎. 2016. 产业一体与空间均衡视角的生态文明构建理念和道路选择. 中国发展, 16(3): 1-6.

2015年:

1. 李彩恋, 赵桂慎*, 王一超, 王东伟. 2015. 华北地区有机及常规草莓生产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31(23): 102-108.

2. 刘旭, 赵桂慎*, 蔡文博, 梁颖祺, 姜珊, 田杰, 付敏, 周冰, 孙晓宇. 2015.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方法与海洋管理应用. 生态经济, 31(12): 146-154.

3. 王一超, 赵桂慎*. 2015. 利用生命周期方法评估高产粮田的面源污染潜在风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31(2): 256-261.

2014年:

1. 赵桂慎*, 王一超, 唐晓伟, 李彩恋, 吴文良. 2014.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30(18): 159-167.

2012年:

1. 刘旭, 赵桂慎*, 邓永智, 高鹏杰, 陈研, 刘俊国, 张振明, 刘培斌, 赵月芬, 杨毅. 2012. 基于GIS 技术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方法研究. 生态经济, 1: 375-380.

2. 刘旭, 赵桂慎*, 邓永智, 刘培斌, 宫晓明, 杨毅. 201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与GIS 表达. 生态经济, 1: 381-385.

2011年:

1. 刘旭, 邓永智, 赵桂慎, 陈研, 刘俊国, 张振明. 2011. 基于TM遥感技术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方法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1(12): 55-60.

2. 吴建寨, 赵桂慎*, 刘俊国, 姜广辉, 彭涛, 刘旭. 2011. 生态修复目标导向的河流生态功能分区初探环境科学学报, 31(9): 1883-1850.

3. 刘旭, 赵桂慎*, 邓永智, 陈研, 刘俊国, 张振明, 赵月芬, 杨毅, 魏炜, 刘培斌. 2011. 基于TM 遥感技术的永定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应用. 水生态学杂志, 32(5): 6-12.

4. 赵桂慎*, 姜浩如, 吴文良. 2011. 基于能值分析的高产粮区农田生态系统持续性. 农业工程学报, 27(8): 318-323.

2009年:

1. 赵桂慎*, 郭兴华. 2009. 关于生态学的深层思考. 生态经济, 10: 178-181.

2008年:

1. Tao Peng, Hong-fang Lu, Wen-liang Wu, Gui-shen Zhao, Ji-hua Zou, Jun Chen. 2008.  Should a small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 (CHP) open to its regional power and heat networks Integrated economic, energy, and emergy evaluation of optimization plans for Jiufa CHP. Energy, 33(3): 437–445.

2. 赵桂慎*, 贾文涛, 柳晓蕾. 2008.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生态经济, 1: 35-37.

3. 赵桂慎*, 文育芬, 于法稳. 200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的研究进展、问题及趋势. 生态经济, 2: 100-103.

2007年:

1. 赵桂慎*, 贾文涛, 柳晓蕾. 2007. 土地整理过程中农田景观生态工程建设. 农业工程学报, 23(11): 114-119.

2005年:

1. 文育芬, 赵桂慎*. 2005. 企业生态与涉农企业竞争力. 生态经济, 8: 53-56.

2004年:

1. 夏训峰, 赵桂慎*. 2004. 生态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启迪. 经济地理(增刊)

2. 赵桂慎*, 吴文良, 卢凤君. 2004. 论经济生态系统及其演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54: 50-55.

2002年:

1. 赵桂慎*. 2002.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成长机制探索. 农业经济, 增刊: 48-50.

2. 赵桂慎*. 经济生态学原理浅析. 2002. 首届中国生态经济青年专家论坛文集.

2001年:

1. 赵桂慎*. 2001. 温氏集团“四位一体”产业化模式新探索. 农业现代化研究, 22: 21-24.

 

二、授权专利:

1. 赵桂慎; 王京平; 吴文良; 郭岩彬; 梁龙; 彭澎; 杭胜. 一种稻菜轮作生态日光温室及其轮作方法. ZL201710320104.4.

2. 郭岩彬; 胡婷; 赵桂慎; 吴文良; 谢斌; 李花粉. 富硒蛹虫草及其栽培方法与应用. 201710433450.3.

3. 郭岩彬; 李奎; 张暖暖; 赵桂慎; 吴文良; 李花粉. 科氏葡萄球菌S154及其在生物合成纳米硒中的应用. 201711460184.X.

4. 郭岩彬; 李奎; 李柯; 赵桂慎; 吴文良; 谢斌; 陈志蓥; 王昊; 朱燕云. 利用地衣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201610946282.3.

5. 郭岩彬; 李奎; 吴文良; 赵桂慎; 李柯; 谢斌; 卢鹏; 王昊.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201610566900.1.

6. 郭岩彬; 李奎; 陈志蓥; 赵桂慎; 吴文良; 李柯; 谢斌; 王浩阳; 方勇; 胡秋辉. 利用根癌土壤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201610952997.X.

7. 郭岩彬; 李奎; 李柯; 赵桂慎; 吴文良; 谢斌; 王浩阳. 利用耐银土壤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 201610946230.6.

8. 郭岩彬; 吴文良; 李吉祥; 朱燕云; 任宝玉; 赵桂慎. 一种利用水生拉恩氏菌制备生物纳米硒的方法. 201510047365.4.

9. 郭岩彬; 李吉祥; 吴文良; 赵桂慎. 一种纳米硒的制备方法. 201410520106.4.

10. 郭岩彬; 邬娜; 吴文良; 孟凡乔; 赵桂慎. 绿针假单胞桔黄亚种Pa40及其应用. 200910076202.3.

 

三、软件著作权:

1. 赵桂慎; 刘旭; 陈研. 永定河生态修复目标优化决策系统. 2011SR049722.

 

四、出版著作:

1. 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8).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9, 主编.

2. 中国农业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 科学出版社, 2019, 参编.

3. 中国功能农业发展与政策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8, 主编.

4. 生态温室循环模式及关键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7, 主编.

5. 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7).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7, 主编.

6. 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2016).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6, 主编.

7. Biocultural Landscapes: Diversity, Functions and Values. Springer, 2014, 参编.

8. 生态经济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主编.

9. 经济生态原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