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赴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实践小队
发布日期:2018-09-16浏览次数:字号:[ ]

 


 

通讯员:钱云 学生记者:侯雨辰

为进行与专业背景有关的学习,同时利用专业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推动绿色生活,8月21日至25日,我院赴山东省德州市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社会实践小队深入农村、走进农户,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实地考察,开展了为期5天的学习与走访调研活动。

8月21日上午7点,大家吃完早点乘车前往20公里以外的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实践便真正开始了。在站里于老师的带领下,小队对试验站历史以及研究方向与成果等有了大致了解。在师兄们的介绍下,小队成员在位于大楼一侧的农田与理化实验室中第一次见到并亲自体验了如何操作一些实验与分析仪器。紧接着小队成员又跟着于老师来到室外参观,沿着道路两旁种植的玉米,是由作物生长、水分、养分、气象、灌溉系统等五个研究方面组成的观测试验场。在老师的讲解下,小队成员对各种仪器的测量方式与工作原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由于可供居住的实验站下属北秋农场离实验基地颇有些距离,小队接下来几天的工作重心便转移到了禹城综合试验站创建的生态种植法上。农场总占地约230亩,整个农场的运行主要包括大田种植、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三部分。其中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占有130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并饲养有猪、鸡、羊、鹅等畜禽,这也是农场实行种养结合制度的关键所在。

所谓种养结合,即全程机械化施肥播种,籽粒收获部分的秸秆作为辅助碳源用于畜禽粪便发酵加工生物有机肥;草饲动物养殖以山羊和白鹅为主,饲喂青储玉米和部分农田青草、菜叶;畜禽粪便清理收集发酵,添加玉米、蔬菜秸秆等辅料,制造优质高效的生物肥料,蔬菜种植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同时采用简易型菌剂、水、肥一体化施用装置滴灌施肥。如此整个种养生产系统生物质资源全部实行循环转化,养殖病害的发生大幅度减少,化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管理农场的王老师带着小队参观了其种植与养殖基地,并向小队细细讲解着农场主要运作模式,小队成员都颇有收获。

接下来的时间里,小队成员来到试验站周围的大油坊村、小油坊村、北丘村等三个村子,对当地农户种养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并走进当地唯一一家大型养殖场,对其及周边的养殖情况展开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走访,小队了解到,当地因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较多,年轻人多进城打工,因此家中养有家禽牲畜的农户也仅仅一两家。大多户人家种地只是为了贴补家用,近几年收入也并不乐观。尤其灌溉设施不完善,今年地区供水不及时,小麦大量减产,收成大约只有前几年四分之一;玉米也因为夏季高温长势较弱。如此生产现状,以及经济上的压力,普通农户就更不会再去考虑如何改变传统耕作与养殖模式了。情况较为乐观的是小队来到的德邦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养有羊羔4000只,雇佣相关村民20多人。除了为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关于种养结合的构想,热情的厂长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养殖场的饲料主要有豆粕、玉米、青储饲料构成,除了玉米豆粕直接从市场获取,青储饲料则是从周围村庄购买。对于牲畜粪便,目前依然交由对应工厂加工处理,但是养殖场已经着手建设自己的粪便处理装置,建成后便可自主加工,从而直接将加工后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卖给周围农户,形成自给自足的一道生态循种养环系统。

至此,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五天四夜的旅程,收获的不仅仅是书本上所接触不到的乡土人情,更是由实践牵连起来的一段奇妙缘分。

26日下午,小队顺利抵达北京。

 

责任编辑:郑诗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