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优秀毕业生专访】刘思凝:明天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发布日期:2019-06-05浏览次数:字号:[ ]

学生记者:赵彤欣

刘思凝,中共党员,2009年至201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完成本硕博学业,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本科至硕士期间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大学生党员”、“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校期间参与了“科技部基础专项”华北地区自然植物群落资源综合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森林植物多化学元素重吸收特征及其生态驱动机制等项目,博士期间在生态领域内国际顶级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一区)发表论文,曾前往西班牙参加第六届全球植物科学峰会,曾参与第五、六届北京市研究生生态学论坛。初看简历时,记者一边惊叹于这份人生答卷的完美,一边被照片上开朗自信的笑容吸引;待与本人进一步交流后,记者更折服于她的人格魅力。

十年饮冰,坚持科研 

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刘思凝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留在了农大。农大承载了她太多的情感,身为农大人她也十分自豪。“感觉我们做的事是真正有惠及农民百姓的”,说这话时刘思凝眼里像有万千星光。正是这种自豪感与成就感,这种对“解民生之多艰”的践行以及对科研的热爱,支持着她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前行。

刘思凝在校期间参加了多个科研项目。刚刚加入项目时她也只是协助师兄师姐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测样,看似基础的工作却让她一步步稳扎稳打,一边向前辈老师学习,一边开拓自己的思维。之后在开展了自己的课题后也能从容不迫地针对具体工作进行野外调查设计,带领师弟师妹工作,从经验汲取者转变成经验传授者。科研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初决定做叶片pH大尺度研究时,因为没有前人做过,刘思凝心里也是没底的。探索性研究的未知令人担忧,研究能不能出好结果、文章能不能被认可,这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种情况下,刘思凝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本就繁杂的工作上又增加工作量,扩大涉及面。正是这样高强度、多实践的科研工作最终给予了她回报,她在生态领域内国际顶级期刊上成功发表文章。

劳逸结合,自律高效

从刘思凝的学习习惯中,记者真正体会到了“优秀之人必有优秀之处”。在刘思凝眼中,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成天泡在实验室,通宵达旦;而是规律生活,高效做事。她将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界限把握地很精准:学习工作时绝不玩手机。她实验室里的电脑上只有和学习相关的软件,她以强大的自律能力约束自己,高效地投入科研。她平时有制定小目标的习惯,也会提前一天列出要做的事,绝不拖延,这一良好的习惯也解释了为什么别人还在熬夜写论文,她却能说自己“毕业地很轻松”。在休息日完成适当安排的学习任务后,她也会追剧看动漫,同时也不忘打打乒乓球、锻炼自己的身体,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充电”。

不忘初心,永葆热情

谈到学业,她认为多年在全国各地野外调查和走出国门的经验最珍贵,“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些经历不仅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是她人生阅历上精彩的一笔,还在某种程度上再度激发了她对科研的兴趣。刘思凝去西班牙参加第六届全球植物科学峰会进行海报展示时,遇见了领域里许多优秀的人,而这也坚定了她读博的决心。当然对她学业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的导师和师兄。导师韩文轩教授与其身上不断探索新领域、说干就干的豪情,为刘思凝指明研究方向,带领她走上科研路;她的师兄则更多地在实验和毕业论文上给予她指导和建议。“只要一想到自己前面还有这样优秀的楷模,就想努力跟随他们,希望能和他们有科研上的合作,也借此激励自己,不忘初心,永远保持科研热情”。

刘思凝说科研道路上并不想外人想象的那么单纯容易,许多博士甚至会出现抑郁或焦虑,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人一定要有信心,抵制住诱惑并将自己的事业坚持下去。放弃虽然容易、轻松,但既然选择了就绝不后悔。

采访到了尾声,记者不禁感慨时间之快。刘思凝毕业后将进入四川农业大学工作,在那里实现自己未完的目标,也会开始崭新的梦想,最后她也给学弟学妹们送出了自己的寄语:希望大家能“把握青春,活出精彩”,确立目标,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年轻时多辛苦奋斗一点,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青春时坚持奋斗的自己。

 

 

责任编辑:初明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