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七月坝上,不虚此行
-记2023年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
发布日期:2023-08-14浏览次数:字号:[ ]

2023年7月23日至7月30日,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20级的6位同学和21级的全体同学共35人,在王庆刚、刘云慧和杜章留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大巴车前往塞罕坝林场。当天下午四点半,团队抵达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站。七月的北京酷暑难耐,而塞罕坝则是一个清凉的世界。


在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站


塞罕坝地处冀北山地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地段,曾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赛罕”为蒙古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全名为“美丽的高岭”之意。

在7月22日,在农大西区校园内,老师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实习安排和要求,复习了相关生态学知识,尤其邀请到生物学院的刘朝晖老师和植物保护学院的刘星月老师分别讲解有关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昆虫分类鉴定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志气饱满,期待着这场塞罕坝生态学实习之行。

7月23日当晚,北京大学郑成洋老师介绍了塞罕坝生态站的基本情况。刘云慧老师就给同学们讲解了昆虫灯诱取样的方法并且进行了实地取样。在到达第二天也在刘云慧老师带领下学习了陷阱法、扫网法进行昆虫取样方法以及昆虫标本制作方法。随后,同学们又在王庆刚老师带领下对森林和草地植物识别,考察了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植被,并对白桦林、人工华北落叶松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进行了植物群落调查,在杜章留老师的带领下认知不同植被类型(人工林、天然林、草地等)和不同坡位的土壤剖面。


 

昆虫样品处理与标本制作

     

人工林土壤剖面认

草甸草原(上)和典型草原(下)植物群落调查

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植被考察

   

7月25日下午,师生一行参观了塞罕坝展览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学习和党团日活动。馆内陈列着大量关于塞罕坝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实物和图片。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大家进一步理解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断专研、探索,建造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同学们深刻的学习和感受到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纷纷表示被前辈的决心和毅力所触动,学好专业、回报祖国和社会的热情也深受激发,更加坚定了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秀美山川的信念。


在塞罕坝展览馆学习塞罕坝精神


7月27日,同学们参观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研究站。该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部,承担着生态环境监测、科研实验和生态系统恢复等重要任务。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多个全球变化生态学的实验平台,同学们积极的向站上人员提问和交流有关实验的问题。活动参观增加了生态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动力。

通过为期八天的实习,同学们感受到了塞罕坝的生态之美,也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段实习经历让同学们的眼界得到开阔,心灵得到滋养。他们不仅带回了珍贵的实践经验,更带回了一颗更加热爱生态环境、热爱科学研究的心。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未来必将诞生更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创造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寒罕坝精神这一宝贵财富,我们就能如寒罕坝的森林一样青翠欲滴、生机勃勃,就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镜头一:同学们相互搀扶上白桦林的山坡

山路崎岖险峻,然而同学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们互相搀扶着,鼓励着彼此,共同面对山路的挑战。在攀登过程中,同学们彼此交流分享植物学知识,相互学习,不仅增加了大家的植物学见识,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一片片绿叶、一朵朵鲜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大家小心翼翼地采集标本,用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老师们也指导同学们如何正确采集植物标本,保护生态环境。

在采集过程中,一些同学遇到了困难,有的标本很难取下,有的需要攀爬才能到达。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互相搀扶着克服困难。这一幕幕温暖的画面,展现出同学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团队合作的力量。采集结束后,同学们欢声笑语地下山。崎岖的山路仿佛变得平坦起来,因为他们搀扶着彼此,走出了一条坚定又温暖的团结之路。

这次植物采集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植物学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锻炼了他们的毅力和勇气。这是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经历,他们将会将这份团结、友爱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延续下去,为更多的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白桦林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


镜头二:同学们积极参与小专题研究的讨论

五个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号召下,积极进行了小专题研究的探讨。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询问老师问题,提出实验结果假设,实验调研方案等问题,老师也耐心为同学们解答可行与不可行之处,会议室内充满着和谐并严谨的科学氛围。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各抒己见,共同探讨问题,提出不同的生态方向的研究,包括植被多样性调查、昆虫多样性调查、土壤性质调研等有创新性的方案。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研究意见和创新思路,相互借鉴和启发。通过互动交流,他们不仅加深了对自己专题的理解,也扩展了对其他生态问题的认识。


  

小专题研究选题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