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团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联系服务青年的制度机制,解决学校学生团员毕业后“失联”的问题,根据共青团中央2020年团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及相关文件和北京市团委相关通知要求以及校团委关于在“北京共青团”系统上集中开展2020年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任务进度安排
(一)毕业标注
6月5日前,100%完成所有2020年毕业团支部的毕业标注工作。全体学生团员都于2020年毕业的团支部,毕业年份直接标注为“2020年”;仅部分学生团员于2020 年毕业的团支部,则标注为“毕业年份不统一”,再单独标注该团支部中的2020年毕业学生团员。
(二)转接申请
毕业生离校前,全部“非升学”毕业学生团员100%发起团组织关系转接申请以及出国(境)学习研究团员的转接,请各团支部在6月5日中午11点之前提交附件1、附件2至分团委公邮;9 月1日至9月15日,全部“升学”毕业学生团员100%发起团组织关系转接申请。
二、转接工作指引
转入团组织按照所属地区,分为“京内”和“京外”两类,所有转接申请均可由毕业学生团员本人或所在团支部发起。
转入京内的学生团员,可通过转入团组织添加团员或团员个人申请的方式,通过“北京共青团”系统将其团组织关系转入学习、工作单位或户籍(居住)地的团组织并标注毕业去向。
转至京外的学生团员,在线上系统手机端“我的组织”中录入转入团支部信息(支部名称为组织全称)并标注毕业去向,如组织全称无误由北京团市委将学生团员转入申请传送至转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团组织,再根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智慧团建”系统操作要求,将团组织关系转入学习、工作单位或户籍(居住)地的团组织(转入广东、福建的同学应先与转入团组织取得联系,完成该省份的团员报到工作,最后在线上系统发起转出京外申请)。
转接申请工作需要在完成毕业标注后进行。毕业去向的具体标记说明如下:
(一)已落实工作单位(含自主创业)
优先将团组织关系转接至工作单位团组织;若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团组织, 应转接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团组织;若乡镇街道团组织确有接收困难的,则转接至县级团组织建立的“学社衔接临时团支部(流动团员支部)”。
(二)升学
新生团员转入:各类学校团组织应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在“北京共青团”系统上创建新生所属团组织,并及时审核接收新入学的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申请。
毕业团员转出:各类学校团组织不得将已升学的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至户籍所在地、生源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团组织。
(三)参军入伍(含涉密单位)
只能由毕业学生团员所在团支部发起团组织关系转接申请,且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申请发起后系统会自动处理,将其纳入特殊单位专属库进行集中管理,无需再行操作。转往涉密单位工作的情况参照此流程办理。
(四)离校前尚未落实就业去向
由团员本人通过“北京共青团”系统申请将团组织关系转接至学生户籍所在地、生源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学社衔接临时团支部”。如果条件允许,也可直接将团组织关系转接到毕业学生团员户籍所在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所属的村或社区一级的团组织。
(五)出国(境)学习研究
团组织关系按要求保留在原就读学校,毕业生团员需在毕业离校前向学校提交保留团组织关系的书面申请(附件1),说明在境外学习研究的地点、时间期限、境内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并按要求填写《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出国(境)团支部团员信息收集表》(附件2)。团员在国(境)外期间,其团组织关系纳入校团委直辖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农业大学出国(境)学习研究支部”集中管理。
(六)出国(境)工作
因公出国(境)工作的毕业学生团员,在出国(境)前将其团组织关系转接至派出单位的团组织;因私出国(境)的毕业学生团员(求学除外),在出国(境)前将其团组织关系转接至户籍所在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团组织。
(七)延迟毕业
按照学校学籍异动相关规定,应转接至毕业时间为延迟后毕业年份的团支部,此团支部根据实际毕业情况进行后续处理,并完成转移原因为“系统内部转移-延迟毕业”的转移操作。
三、相关工作要求
着力构建“学社衔接精准联系服务体系”,在不断推进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过程中,健全完善联系服务青年的制度机制。
(一)构建精准联系服务体系
严格压实学校各级团组织主体责任,团干部应主动担负起联系与服务毕业学生团员的具体责任,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按照“分包到人、精准对接、负责到底、转出脱钩”的原则构建精准联系服务体系,每个非毕业年级团干部按比例定点联系一定数量的毕业学生团员,对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提供精准到人的服务、指导与督促。
(二) 纳入学生毕业流转系统
将毕业生团组织转接工作纳入各类学校团组织毕业系列工作,与毕业生就业、档案管理、信息统计等工作协同开展。提高毕业学生团员重视程度,督促学生团员于毕业前全部发起团组织关系转接申请。
(三)压实各级组织主体责任
各学校团组织作为毕业学生团员源头,作为学校“学社衔接”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要切实掌握毕业学生团员去向,主动加强与地方团组织之间的沟通,协助毕业学生团员及时完成转出、转入操作。
(四)提供线上线下指导服务
在保持并完善原有线上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和有条件开展线下工作的各类学校团组织,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同分团委的负责团干部,集中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定时定点、轮班轮值提供针对团组织关系转接的咨询指导、帮忙发起等服务。
各团支部要充分认识到,毕业学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是扩大团组织有效覆盖、提升基层团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是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时间紧、任务重,是对各学校团组织战斗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各学校团组织要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工作部署,组建专门工作力量具体负责推进。具体转接操作流程可参照附件3:“北京共青团”系统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操作说明。
毕业生团员如果对于转接工作仍有疑问,可以扫描附件4:2020届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咨询群二维码进群答疑。
联 系 人:分团委组织部 黄星月 13988120287
分团委组织部 刘璨 18801293267
联系邮箱:zhfentuanwei@163.com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委员会
2020年5月31日
附件1:关于XXX转入中国农业大学出国(境)团支部的申请.docx
附件3: “北京共青团”系统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业务操作说明.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