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传播协会联合三里屯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 |
发布日期:2020-06-04 | 浏览次数: | 字号:[ 大 中 小 ] | | |
|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为了强化对《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认识,自5月13日始,中国农业大学生态文明传播协会陆续与北京市多家幼儿园通过网络会议方式联合开展了“绿禾行动——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讲活动,将垃圾分类的知识与政策进行传达。 2020年6月2日,中国农业大学生态文明传播协会与“三里屯幼儿园”一同,开展“绿禾行动——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宣讲系列活动的第二次宣讲。由宣讲人魏佳欣通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一个小视频开启宣讲,为老师们讲解垃圾分类的原因及迫切性,并通过去年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引入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简要概括。随即,宣讲人以绿、蓝、红、灰四种颜色进行代表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兼以诸多举例补充说明,并在宣讲中特地指出了四类垃圾的投放注意事项。随后以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出品的视频介绍了分类后的垃圾最终去向,并通过对住宿、餐饮、购物、居家四个生活小场景进行举例,讲述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巨大影响。 为了便于大家在生活中更好进行垃圾分类,宣讲人向大家提供了两个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并以十二个小问题示例接触幼儿园教师们对于垃圾分类常犯的错误进行再巩固,并通过对答案的详细讲解再次加深印象。自创小漫画“环小美的一天”,具体应对幼儿园的一天之中可能产生的垃圾并进行分类说明,生动鲜明,提高大家的兴趣。之后涉及到日常教学活动的交流,宣讲人提出了四种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垃圾分类教育的方式——游戏、知识竞赛、课堂讲述和生活实践,并依次进行了举例说明。 在讨论交流环节中,老师们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垃圾分类存在一些困惑积极地向宣讲人进行了提问。其中范老师对于包杂志的塑料薄膜的分类仍有疑惑,赵老师和张老师对于厨余垃圾的归属问题作出提问,谢老师则对于贴纸的安置仍有疑虑。宣讲人结合宣讲内容一一详细地为老师作出解答,老师们也对于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此次交流主持人贾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这次宣讲结合视频与动画,十分生动,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枯燥。老师讲的非常好,大家也收获了很多垃圾分类的知识。之后按照幼儿园内的奖惩制度将垃圾分类执行地更彻底,让垃圾变为资源。希望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此次宣讲交流圆满成功。 撰稿人:张文轩 |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