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2020年8月1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2019级本科生杨梦乔回到家乡——内蒙古包头市山羊圪堵村,以“疫情之下,我为家乡代言”为主题,通过参观学习、深入乡里进行调研、寻访与实践,了解抗疫故事、还原抗疫过程、总结抗疫模式、关注当下民生,以学习结合实践,活动反响良好。
一、老榆荫下,果蔬飘香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实践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山羊圪堵村。山羊圪堵村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料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受黄河母亲的滋养,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盛产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胡萝卜、土豆、豆角、芋头、黄瓜、西红柿、西瓜等果蔬。这里的农民在这片土地上勤勤恳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村民都会在自家院里修建菜园,供给自家日常食用。种植全过程不喷洒农药,做到了真正的绿色农业、健康饮食。
二、老榆荫下,浓浓乡情
2020年8月1日,杨梦乔出发前往位于郊区的山羊圪堵村。抵达后,她积极与村长沟通,与村委会成员确定了实践期间的行程安排。热情好客的村民纷纷带来自家种的新鲜果蔬。适逢村中人口普查,她跟着村长家家户户走串,熟悉乡村情况,拉近与村民间的关系,感受村民们的朴实与热情。
三、老榆荫下,抗疫再现
8月2日至3日,杨梦乔在村委会成员的轮流带领下先后走入十几户人家,与村民们聊抗疫、话家常、谈春耕,深入体会村民们在抗疫期间的心路历程。在认真聆听村民们及村委会成员的口述后,在照片的帮助下,她以青年视角重现抗疫情景,总结抗疫模式,还原一位又一位抗疫英雄的事迹。这其间,她总能通过村民们的讲述听到很多感人肺腑的抗疫故事:村里的苏老大和苏老三年过古稀,仍坚守抗疫岗位;村书记王白仁一天二十四小时在岗,一直走在抗疫的头阵,尽力保护着乡亲们;村民们源源不断地捐赠物资,以己之力,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村妇们也自愿打扫道路卫生、进行路面消毒,诠释着“女人撑起半边天”的深刻涵义。
四、老榆荫下,知农爱农
寻访期间,杨梦乔同学不忘学校“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虚心向村民们请教农业小知识,习得农谚等等。除此之外,她还跟随农民们走进田间地头,辨认作物植株、观察作物长势、查看间作情况、记录生产实际问题、了解一年两种——“先种小麦,再种白菜”的种植模式,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不断培养“知农爱农”的精神品质。
疫情突袭,却没有影响村中春耕。据寻访了解,三月中下旬村中的生产生活已恢复正常。这样的成果离不开每一位坚守岗位的抗疫英雄,离不开每一位敢为人先的抗疫志愿者,离不开每一位默默无闻的捐赠人。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有所成效。他们的坚守与无私,爱心与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每一位青年人学习与发扬。走进乡村,知农爱农,受他们鼓舞,为他们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