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安排:2022年01月16日-17日,腾讯会议:801-2559-0098 报告时间 1月16日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导师 | 答辩组成员 | 工作单位 | 8:30-9:00 | DMPP在稻田土壤条件下有效性及与不同氮源配施的效果研究 | 张雪儿 | 张卫峰/刘蕊 | 主席:江荣风 成员:张卫峰、王辛龙、刘蕊、陈永亮、黄成东、吕阳、陈骏 答辩秘书:张朝春 | 中国农业大学 | 9:00-9:30 | NBPT对稻田土壤氨挥发的减排效果研究 | 汤佳炜 | 江荣风/刘蕊 | 中国农业大学 | 9:30-10:00 | 抑制剂与不同肥料原料配伍性研究 | 苏嘉颖 | 张卫峰/刘蕊 | 中国农业大学 |
开题时间:2022年1月18日08:00-12:15 线下地点:资环楼4-206会议室 腾讯会议:447-980-092(入会密码:220118) 开题评委:李春俭教授(主席)、米国华教授、袁力行教授、 陈范骏教授、倪斌教授、张林副教授、丛汶峰副教授 开题秘书:宁鹏副教授 答辩安排:每位研究生汇报10分钟,讨论5分钟 序号 | 时间 | 姓名 | 导师 | 论文题目 | 评委 | 1 | 8:00-8:15 | 陈文君 | 田静 |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不同有机碳库转化的影响 | 李春俭 米国华 袁力行 陈范骏 倪 斌 | 2 | 8:15-8:30 | 江 天 | 田静 | 有机肥对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足迹的影响 | 3 | 8:30-8:45 | 马伟东 | 彭静静 | 养分优化管理模式下土壤碳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组特征研究 | 4 | 8:45-9:00 | 叶小燕 | 张林 | 土著微生物潜力调控及玉米磷吸收的影响 | 5 | 9:00-9:15 | 刘 菊 | 倪斌 | 减肥配施有益微生物对小麦-玉米生长及根际环境影响的研究 | 李春俭 米国华 袁力行 陈范骏 张 林 | 6 | 9:15-9:30 | 吴清柳 | 倪斌 | 玉米养分高效微生态调控产品资源的挖掘 | 7 | 9:30-9:45 | 刘学松 | 金可默 | 紧实胁迫下根际微结构调控影响玉米根系生长和磷吸收的机理研究 | 李春俭 米国华 袁力行 陈范骏 倪 斌 | 8 | 9:45-10:00 | 吕季权 | 宋春旭 | 土传病害镰刀菌对小麦植物-土壤负反馈的影响机制研究 | 茶 歇(15 min) | 9 | 10:15-10:30 | 赵文震 | 袁力行 | 玉米氮高效基因型地上-地下协同机制与调控 | 李春俭 米国华 陈范骏 丛汶峰 张 林 | 10 | 10:30-10:45 | 王 珂 | 张敬波 | 玉米地上-地下协同及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的研究 | 李春俭 米国华 袁力行 陈范骏 张 林 | 11 | 10:45-11:00 | 朱萌阳 | 丛汶峰 蔡东玉 | 冬小麦-夏玉米根层微喷水氮优化调控与综合效益分析 | 12 | 11:00-11:15 | 甘元炜 | 宁鹏 | 根层综合优化调控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效率的影响 | 李春俭 米国华 袁力行 陈范骏 丛汶峰 | 13 | 11:15-11:30 | 王慧珠 | 宁鹏 | 增密和氮肥优化对玉米地上地下碳分配的影响 | 14 | 11:30-11:45 | 盛俊铭 | 宁鹏 | 光热条件及土壤地力对高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5 | 11:45-12:00 | 宋淑慧 | 宁鹏 | 强筋小麦“中麦578”高产优质调控技术 | 16 | 12:00-12:15 | 吴依曼 | 牛新胜 宁鹏 | 我国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现状分析及协同调控途径 |
开题时间:2022年1月18日13:30-17:45 线下地点:资环楼4-206会议室 腾讯会议:668-385-509(入会密码:123456) 开题评委:张卫峰教授(主席)、刘学军教授(主席)、张朝春副教授、许稳副教授、王红亮副教授、李春杰副教授、吕阳副教授 开题秘书:王锴副教授 答辩安排:每位研究生汇报10分钟,讨论5分钟 序号 | 时间 | 姓名 | 导师 | 论文题目 | 评委 | 1 | 13:30-13:45 | 任红阳 | 王红亮 | 杭锦后旗奶牛种养循环提升青贮饲料产能与品质研究 | 张卫峰、刘学军、张朝春、许稳、李春杰 | 2 | 13:45-14:00 | 史晓晴 | 王红亮 | 衢州市生猪养殖企业碳排放账户构建与评价 | 张卫峰、刘学军、张朝春、许稳、李春杰 | 3 | 14:00-14:15 | 周毅杰 | 王红亮 | 基于鸡粪堆肥发酵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技术研究 | 张卫峰、刘学军、张朝春、许稳、李春杰 | 4 | 14:15-14:30 | 姚力文 | 周磊 | PRRSV不同毒株鉴别诊断技术研究及变异规律分析 | 张卫峰、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 | 5 | 14:30-14:45 | 侯岳 | 李春杰 | 杭锦后旗紫花苜宿/青贮玉米间套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 | 张卫峰、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 | 6 | 14:45-15:00 | 陈梦昕 | 张朝春 | 不同磷肥品种对京郊土壤有效磷及百合生长的影响 | 张卫峰、刘学军、许稳、李春杰、王红亮 | 7 | 15:00-15:15 | 施祖益 | 张朝春 | 有机无机配施及优化管理措施对幼龄苹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张卫峰、刘学军、许稳、李春杰、王红亮 | 8 | 15:15-15:30 | 曹瑀轩 | 王锴 | 曲周县农田土壤新烟碱类农药残留监测及其风险评估 | 张卫峰、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 | 9 | 15:30-15:45 | 李晶晶 | 王锴 | 大气沉降对曲周农田土壤微塑料的贡献 | 张卫峰、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 | 茶 歇(15 min) | 10 | 16:00-16:15 | 耿若鑫 | 张卫峰/陈永亮 | 曲周小麦-玉米种植体系追肥产品设计 | 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吕阳 | 11 | 16:15-16:30 | 赵兴 | 张卫峰/孙建好 | 张掖制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吕阳 | 12 | 16:30-16:45 | 许泽宇 | 张卫峰/孙建好 | 西北地区制种玉米苗期稳定性氮肥产品的研发 | 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吕阳 | 13 | 16:45-17:00 | 董洪洋 | 张卫峰/周明华/刘蕊 | 西南紫色土高损失区域尿素或复合肥+双抑制剂产品开发 | 刘学军、张朝春、许稳、王红亮、吕阳 | 14 | 17:00-17:15 | 郑雅心 | 吕阳 | 全生育期根际微域碳氮磷调控对玉米生长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 刘学军、张卫峰、张朝春、许稳、王红亮 | 15 | 17:15-17:30 | 翟亚洁 | 吕阳 | 全生育期根际微域碳氮磷调控对玉米根系与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 刘学军、张卫峰、张朝春、许稳、王红亮 | 16 | 17:30-17:45 | 张菁菁 | 吕阳 | 不同形态硅对切花玫瑰品质特征的影响与肥料产品创制 | 刘学军、张卫峰、张朝春、许稳、王红亮 |
开题时间:2022年1月18日8:00-12:30
线下地点:资环楼5-219会议室 腾讯会议:939-945-476 开题评委:张俊伶教授(主席)、范明生教授(主席)、李学贤教授、左元梅教授、李花粉教授、张宏彦教授、田静副教授、陈永亮副教授、朱齐超副教授 开题秘书:庄明浩副教授 答辩安排:每位研究生汇报10分钟,讨论5分钟 序号 | 时间 | 姓名 | 导师 | 论文题目 | 评委 | 1 | 8:00-8:15 | 冯斐靖 | 庄明浩 | 组织支持对大桃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2 | 8:15-8:30 | 鄢节 | 庄明浩 | 大桃提质增效的可持续生产方案研究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3 | 8:30-8:45 | 赵丽洁 | 李花粉 | 锌、硒对小麦玉米的生物强化效果及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4 | 8:45-9:00 | 何博毅 | 李学贤 | Ca肥对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及调控技术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5 | 9:00-9:15 | 刘莲莲 | 李学贤 | 赣南脐橙园叶际微生物与叶片营养相关性分析及其调控技术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6 | 9:15-9:30 | 郭锴锋 | 范明生 | 基于近地高光谱的水稻氮素营养监测与应用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7 | 9:30-9:45 | 李艳男 | 范明生 |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水稻营养诊断及应用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8 | 9:45-10:00 | 柯璐瑶 | 徐玖亮 | 镁肥对勐海香米品质调控技术研究 | 张俊伶(主席)、左元梅、张宏彦、陈永亮、朱齐超 | 茶歇(10 min) | 9 | 10:10-10:25 | 丁良靖 | 张宏彦 | 曲周县甜叶菊产业链现状分析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左元梅、田静 | 10 | 11:25-11:40 | 李亚琳 | 朱齐超 | 土壤酸化改良的农户认知和技术需求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11 | 10:25-10:40 | 李瑞鹏 | 张俊伶 | 洛川苹果园土壤健康评价与环境效应评估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12 | 10:40-10:55 | 李煜喆 | 张江周 | 云南省柑橘绿色生产技术需求与模式探索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13 | 10:55-11:10 | 宋泽溪 | 张江周 | 褚橙果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性及优化施肥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14 | 11:10-11:25 | 张桂花 | 张江周 | 曲周县前衙村农业绿色发展现状评价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15 | 11:40-11:55 | 张皓月 | 左元梅 | 花生麸对土壤-香蕉协同增效的影响及其应用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16 | 11:55-12:10 | 钟金杏 | 左元梅 | 微生物菌肥对广西香蕉枯萎病防治效果研究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17 | 12:10-12:25 | 王云龙 | 陈范骏 | 玉米品种配套腐殖酸肥料实现盐碱地产能提升的研究与应用 | 范明生(主席)、李学贤、李花粉、张宏彦、田静 |
开题时间:2022年1月18日13:30-18:15 线下地点:资环楼5-219会议室 腾讯会议:708-667-555(入会密码:123456) 开题评委:王冲教授(主席)、倪斌教授(主席)、张宏彦教授(主席)、朱齐超副教授、庄明浩副教授、王光州副教授、黄成东副教授、宁鹏副教授 开题秘书:陈永亮副教授 答辩安排:每位研究生汇报10分钟,讨论5分钟 序号 | 时间 | 姓名 | 导师 | 论文题目 | 评委 | 1 | 13:30-13:45 | 刘皓夫 | 崔振岭 | 广西来宾甘蔗提质增效专用肥方案探究 | 王冲、倪斌、朱齐超、庄明浩、王光州 | 2 | 13:45-14:00 | 王琛 | 崔振岭 | 洱海流域植烟区氮磷养分优化管理与根际微生物调控 | 王冲、倪斌、朱齐超、庄明浩、王光州 | 3 | 14:00-14:15 | 彭可欣 | 王冲 | 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对土壤养分及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 | 倪斌、朱齐超、庄明浩、黄成东、王光州 | 4 | 14:15-14:30 | 王雯欣 | 王冲 | 轮作对水果玉米根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倪斌、朱齐超、庄明浩、黄成东、王光州 | 5 | 14:30-14:45 | 王湘琳 | 王冲 | 有机葡萄园土壤管理技术筛选与应用 | 倪斌、朱齐超、庄明浩、黄成东、王光州 | 6 | 14:45-15:00 | 张岩林 | 王冲 | 京郊林下大球盖菇提质增效研究 | 倪斌、朱齐超、庄明浩、黄成东、王光州 | 7 | 15:00-15:15 | 张晓恬 | 王冲 | 优化施肥对甜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倪斌、朱齐超、庄明浩、黄成东、王光州 | 8 | 15:15-15:30 | 赖继兴 | 乔玉辉/ 王冲 | 京郊有机梨园提质增效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以分享收获为例 | 倪斌、朱齐超、庄明浩、黄成东、王光州 | 9 | 15:30-15:45 | 张启宇 | 刘云慧/ 王冲 | 苹果园传粉服务影响因子分析及景观格局优化设计研究 | 倪斌、朱齐超、庄明浩、黄成东、王光州 | 茶 歇(15 min) | 10 | 16:00-16:15 | 刘学 | 陈永亮 | 不用农业措施下土壤的变化对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1 | 16:15-16:30 | 马嘉阳 | 陈永亮 | 不同硒处理对大桃品质影响及综合性评价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2 | 16:30-16:45 | 牛宇轩 | 陈永亮 | 不同轮作体系下土壤团聚体氮循环研究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3 | 16:45-17:00 | 谷雨 | 焦小强 | 加工端需求倒逼小麦种植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4 | 17:00-17:15 | 简宜伟 | 焦小强 | 毕节马铃薯绿色种植技术体系构建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5 | 17:15-17:30 | 史行健 | 焦小强 |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绿色增产技术效果评估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6 | 17:30-17:45 | 宋镕锋 | 焦小强 | 基于供需角度探究粮食作物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7 | 17:45-18:00 | 任嘉文 | 焦小强 | 缩小苹果市场需求与农户生产差距的系统研究方法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18 | 18:00-18:15 | 黄倩倪 | 焦小强 | 基于市场导向的经济作物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以科技小院为例 | 张宏彦、倪斌、朱齐超、庄明浩、宁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