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辉,男,中共预备党员,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2021-2022学年GPA为3.93,学习成绩排名1/29,综合测评排名2/29,担任生态201班体育委员,荣获2021-2022学年学业一等奖学金、曦之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服役于武警安徽总队阜阳支队,曾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获嘉奖一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提起学习成绩,王浩辉表示在大一时自己的成绩并不突出,“刚进入大学时,我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很新鲜,参加了很多学生组织和社团,但后来很多都没能坚持下来,同时也给学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提起大一的时光,王浩辉回忆道。他强调,有兴趣爱好固然是好事,但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爱好,不能本末倒置,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专业知识。
说起自己的学习方法,王浩辉认为,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利用好课堂时间,将功夫“下在平常”。“不论是高数、大物这样逻辑性强的课程,还是需要背诵记忆的专业课程,我都会认真听老师讲授并做笔记”,他表示,课上认真听讲不仅能帮助自己迅速掌握课堂重点,而且有助于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事实上,通过将功夫下在平常,我在考前不用过多的复习,就能较好地掌握考试内容。”
关于如何化解学习压力,王浩辉有着自己的方法。他表示,自己也会在考试周因任务繁重而感到焦虑不安,他化解焦虑的方法就是,给自己设定“ddl”。“我会提前规划好时间,通过把部分ddl往前调整,迫使自己提前完成任务,给后续任务留下更多时间,这也让我能更加从容地面对考试周”。
携笔从戎,参军报国
王浩辉从小就有一个参军梦,在大一下学期,从学校的宣传中他了解到征兵的消息,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义无反顾选择了参军入伍。从宽松自由的大学到严格管理的部队,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他一开始无所适从。“还记得刚到部队时我的体能比较差,身体素质不如别的战士,掌握动作要领也比较慢,但我不甘心,既然选择了当兵,就要当最好的兵。”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慢慢有了回报,王浩辉的军事技能一点点提高,很快就成长为思想红、军事强、作风硬的合格武警战士,他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肯定,在2021年9月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记嘉奖一次。
王浩辉表示这两年在部队吃过不少苦,也曾经有过短暂的迷茫,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些磨炼才使人意志更坚定、本领更过硬,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非常感谢我的班长、排长,是他们对我的耐心教导和严格要求才让我成为军事技能扎实、作风优良的合格战斗员。我也感谢并肩作战的战友,军旅路上有他们的陪伴给单调的日子增添了很多乐趣。”好男儿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两年的时间很短暂,但让王浩辉有了很大的成长,他也更加明确了人生方向,在部队受到的教育始终激励着他前进,他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踏实刻苦的品质和优良的作风,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投身实践,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王浩辉觉得奉献的青春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每当有空闲时间,他都会去参加志愿活动,在疫情期间,他还积极参与食堂防疫志愿等,为学校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很享受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在为他人提供便利和帮助时,自己也很有成就感,人生价值也在奉献中升华。”王浩辉大一时担任学院分团委志愿者支队的干事,管理志愿项目的经历让他对志愿活动有着更深的感情。
除了志愿活动外,王浩辉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他在寒假曾参与 “深度贫困地区青年创业”调查研究,并圆满完成调研任务;在暑期和实践小队前往湖南澧县进行社会实践,帮助当地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为农旅融合建言献策;也曾参与 “燕归巢”环保调研项目,为家乡污染治理贡献力量。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经历,让王浩辉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开拓了他的眼界,也让他逐渐意识到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农大学子,王浩辉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自己也将在今后参与更多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农大人的优势和自身专业特长,承担农大人的责任,服务乡村振兴,将青春奉献在祖国大地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在未来,王浩辉希望自己能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紧跟时代呼唤,服务国家战略,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