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凉凉,落叶飘飘,转眼是深秋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寒露节气的气候特点吧!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象征着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露水增多。北方深秋已至,露寒霜冷;南方秋色渐深,风清气爽。受冷高压控制,一场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较为常见,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此时节全国多年平均温度区域间差异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低于10℃。内蒙古北部、黑龙江北部及青海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低于5℃,冷空气团开始占优势,降温明显。新疆西部、华北地区、秦岭以南地区则处于10~15 ℃之间,早晚温差较大。华南地区则处于20℃左右,气候凉爽宜人,海南地区气温在25℃以上,仍处于夏季。
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用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评价人体感受的舒适程度,依据气温、湿度和风速这三个对人体感觉影响程度最大的气象要素,确定了10个分级:大于89时人体感觉程度为酷热,86~88为暑热,80~85为炎热,76~79为闷热,71~75为暖舒适,59~70为最舒适,51~58为凉舒适,39~50为清凉,26~38为较冷,0~25为寒冷,此外,低于0则可视为非常寒冷。
如下图所示,寒露节气我国的BCMI大致在15~70之间,与秋分大体接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青海南部部分地区、西藏高海拔地区、内蒙古东北部为较冷地区,BCMI在15~30之间,需要注意保暖和昼夜温差;秦岭-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BCMI在35~50之间,整体偏凉,空气较为干燥,气温较前段时间略有下降,基本处于清凉和凉舒适程度,需注意增添衣物;四川北部、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以北等地区处于最舒适程度,气候适宜,大部分地区BCMI在55~60之间;福建以南、两广等偏南地区BCMI在60~70之间,处于暖舒适程度,但仍有昼夜温差,白天气温较高,需注意室外防晒。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寒露时节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穿衣指数是一种室外环境所需服装厚度的预报值,主要运用了环境温度预报值和环境风力预报值两个气象要素。我国北方地区的穿衣指数基本均大于10.6mm,需要穿着风衣、大衣、夹棉外套、毛呢套装等初冬装;黑龙江北部、青海中部穿衣指数在15.6~19.6mm之间,需要穿着羽绒服、棉衣、冬大衣、皮夹克等冬装;青海中部及山西北部极少部分地区穿衣指数大于19.6mm。需要穿着厚羽绒服、皮草外套、棉衣等御寒保暖的严冬装;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穿衣指数在10.6mm以下,需要穿着单层薄衫裤、衬衫、薄针织衫等春秋装。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还需密切留意气温变化,瑟瑟秋意,勤勤添衣,谨防感冒着凉。
预计受台风“小犬”动向和风雨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及南海等海域注意防范大风灾害。新疆西南部、青海中南部、西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以及辽宁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东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90毫米)。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浙江北部、广州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6~8级风;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偏北海域有8~10级风、阵风11~12级。
露水先白而后寒,露结霜而寒更甚——白露、寒露、霜降的区别何在?
古人喜欢用露水来表示秋的深浅,白露时节是“露凝而白”,作为夏秋的过渡,此时节暑消微凉,开始出现露水;而寒露时节则是“寒深露重”,由凉爽逐渐变为寒冷,露水增多;到了霜降时节,凝露成霜,寒意愈盛。
叶片上的露水是如何形成的?
1. 白天,太阳光照射地面,使得地面和空气温度升高,同时也使得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增加了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2. 夜间,地面和空气温度下降,地面物体通过辐射散失热量,使得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更低。
3. 当空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无法继续保持气态,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露水。
车身上的露水是如何形成的?
1. 早晨,车上有露水常与环境温度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空气中的湿度大,环境温度较低,容易在车身上形成冷凝水而出现露水。
2. 有时候其他车没有露水,而自己的车上有露水。这是因为其他车辆停放的时间过久,车身以环境温度的差别较小;而自己的车辆在刚使用完停车后使用了热风空调及发动机运转产生的温度过高,致使机器引擎等与环境温度的差别较大,形成冷凝水。
车主在用车时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进行清理,尤其对风挡玻璃的露珠要完全清除干净,然后才能上路行驶,以避免因有水雾影响视线而引发交通事故。
冷知识:红楼梦中“冷香丸”的秘密
《红楼梦》中说道,宝钗患了一种病,时常出现喘嗽等症状。一个和尚给宝钗说了个“海上仙方儿”,这种药就叫“冷香丸”。自打宝钗服用后,倒也灵验。书中写道“冷香丸”以四种花作为主要配方,配料则是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雨雪冰霜,其实本质上也都是水分凝结而来,但又各不相同。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手中玉净瓶里装的是什么?
很多人看过《西游记》,观音菩萨往往会手里拿着一瓶“甘露”,能令万事万物都起死回生,其实这个也是露水形成的。古代的“甘露”其实源自于一种植物叫做甘露子,而“甘露”就是指甘露子叶片上的露水。
“霜降”的“霜”如何形成?
霜是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形成的白色松脆冰晶。寒冷晴朗微风的夜晚,最有利于霜的形成。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最大的区别在于气温的变化。谚云:“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的形成也与气温密切相关,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入秋后的初霜总体上是由北向南推进的。入秋后,北方降温早、降温快,东北北部初霜一般出现在9月上旬,东北南部、华北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出现初霜。南方降温较晚,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11月中下旬出现初霜,华南北部和中部地区12月才会出现初霜。
温馨提示
以上就是白露、寒露、霜降之间的区别,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时值寒露时节,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注意脚部保暖,不能再穿凉鞋、裸露双脚,以防寒从足生。
季节轮转,秋寒露浓,愿你置身于这层林尽染的秋境中,感受这份深秋的静谧与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