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通知公告
刘学军教授赴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出访总结
发布时间:2023-11-16 来源: 资环学院 访问次数: 文字:[ ]

本人应德国霍恩海姆大学Torsten Mueller教授邀请,于2023114日从北京出发前往德国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y of Hohenheim)访问,于1111日返回北京。这次出访历时一周,在霍恩海姆大学参加中德“玉米-磷”项目二期启动会暨Block Seminar学术活动,并与德方主持人和2.4课题德方伙伴讨论博士生培养和下一步合作事宜,出访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这次出访主要行程和取得的主要进展总结如下。

 

一、主要行程

这次出访是新冠疫情爆发四年来中德“玉米-磷”项目中方师生们(一共15位中方老师、17位博士生、以及烟台研究院6位本科生和1位老师)首次集体出访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本人作为中方项目副主持,全程参加了这次出访的所有主要活动。具体行程为:

114日,北京出发,乘坐CA931航班从北京首都机场T3前往德国法兰克福,然后在转乘CA660,从法兰克福抵达斯图加特,入住霍恩海姆大学校内宾馆;

115日,在霍恩海姆大学(以下简称“霍大”)校园活动,参观霍大主教学楼以及经管学院的图书馆等地;

116日,参加在霍大的欧洲中心(Euro Forum)召开的中德“玉米-磷”项目二期启动会(孙其信校长、Dabbert校长、Puchan副部长、Waeggele院长、袁力行院长、Mueller和本人等发别代表中、德方讲话)和Block Seminar的学术活动(专家报告),其中我校工学院何雄奎教授做了一个“智能农场(智能无人农场)设计与建设”的讲座;

117日,继续参加中德“玉米-磷”项目二期的Block Seminar,参加中、德方主持人内部讨论会,确定2.4课题4位中德方博士生近期工

作安排与2023年互访计划;

118日,参加项目组织的野外考察(Field Excursion),坐大巴车前往德国东南部的Castle

119日,继续参加中德“玉米-磷”项目二期的Block Seminar,听取中德方博士生的论文进展汇报;

1110日,上午继续参加中德“玉米-磷”项目咨询专家与中德方主持人的讨论会,听取博士生对项目Block Seminar的反馈意见,以及项目总结。下午乘罗孚汉莎航空公司的航班离开斯图加特,前往法兰克福,晚上从法兰克福乘坐CA932返回北京;

1111日,下午1点乘坐CA932回到北京,完成出访。

 

二、主要成果

1、总结了中德“玉米-磷”项目第一期(2018-2023)的成果,开启了中德“玉米-磷”项目第二期(2023-2027)的工作受到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过去近四年来中德项目主持人、博士生交流基本停留于线上会议,一直没有双方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这次出访终于实现了2019年中德四十年庆祝会之后双方师生们的首次当面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取了课题1.14.313个课题中德方博士生们和博士后的工作汇报,学生们系统总结了过去四年即中德“玉米-磷”项目第一期的研究进展与相关成果,中德方导师们也对中德方博士生们的研究方法、数据总结和论文撰写提出具体意见,提升了学生开展高水平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信心,并对中德“玉米-磷”项目的第二期工作,尤其是明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2、强化了与Andreas Scheger和Joergen Frangze等的合作关系。这次来访首先和Andreas Scheger教授和Joergen Frangze博士就2.4课题二期工作计划与产出目标进行了深入交流,明确了2.4课题3位中方博士生和1位德方博士生下阶段的工作安排;双方同意开展交叉研究,即中方博士生尝试总结德国的Cd大气沉降、德方博士生尝试用中国Cd污染土壤开展玉米苗期实验。

 

三、个人体会

    这次出访的最大体会是:很有必要继续强化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交流,提升个人和团队的学术水平,并丰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应更坚定地派博士生、硕士生甚至本科生出访国际一流大学,开展高水平科研和发表高质量论文的信心。

 

附:本人出访期间的部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