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更迭,四季轮回,冬已走向终点,春天不再遥远,一起来探究大寒节气的气候特点吧!
大寒既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之尾。正所谓冬去春来,大寒节气接近春节,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素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大寒节气期间太阳到达黄经 300°,交节时间为1月20日或 21日,人宝瓶宫。《三礼义宗》载:“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自十一月一阳爻初起,至此始彻,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也。”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各地多年平均温度在-28.1~18.7 ℃之间,相较于小寒节气,0 ℃等温线略有北移,穿过山东丘陵南部-秦岭-西藏南部一带,西北、华北、东北平均气温均低于-5 ℃;随着纬度的变低,冬天的寒凉之气开始越来越弱,南方普遍气温在 5~-10 ℃之间;受地形地势影响,西南地区平均气温区域差异明显,西藏北部在-10~-5 ℃之间,西藏南部在-5~5 ℃之间,四川盆地高于 5 ℃,云南地区气温较高,普遍在 5~15 ℃之间,海南平均气温在 15~18 ℃之间。
何处最舒适?
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用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评价人体感受的舒适程度,依据气温、湿度和风速这三个对人体感觉影响程度最大的气象要素,确定了10个分级:大于89时人体感觉程度为酷热,86~88为暑热,80~85为炎热,76~79为闷热,71~75为暖舒适,59~70为最舒适,51~58为凉舒适,39~50为清凉,26~38为较冷,0~25为寒冷,此外,低于0则可视为非常寒冷。
如下图所示,大寒节气我国的BCMI大致在-8~60之间,与小寒相比总体气温有上升趋势。南北温差逐渐缩小,新疆、西藏高海拔地区、青海、内蒙古、陕甘宁北部、东北三省、京津冀部分地区大面积仍在寒冷地区,BCMI在-10~15之间,昼夜温差较大,需要注意保暖;西藏南部、华中部分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为较冷地区,BCMI在15~35之间,强冷空气持续活动;南方地区也仍处于深冬时节,气温维持在较低水平,寒潮南下较为频繁,需要预防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西南、华中、华东、福建、两广等大部分地区BCMI在35~50之间,为清凉程度,阳光照射少,体感湿冷;华南地区仅有海南BCMI在50~60之间,气温下降不明显,气候仍较为舒适。
穿衣小指南
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大寒时节有不同的气候特点。穿衣指数是一种室外环境所需服装厚度的预报值,主要运用了环境温度预报值和环境风力预报值两个气象要素。
大寒时节我国北方地区的穿衣指数均大于19.6mm,需要穿着厚羽绒服、皮草外套、棉衣等御寒保暖的严冬装;新疆西南部和长江流域的穿衣指数在10.6~15.6mm之间,适宜穿着羽绒服、冲锋衣、冬大衣等冬装;南方大部的穿衣指数在15.6mm以下,需要穿着风衣、大衣、夹棉外套、毛呢套装等初冬装;华南地区气候宜人,适宜穿着衬衫、薄外套等。
时至四九,2024年的首场寒潮即将登场,小伙伴们需密切留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远离感冒!
天气会如何?
大寒节气期间,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西藏北部和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江汉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江淮东部、江南中部、西南地区东部、广西大部、广东西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青海南部部分地区有5~6级风。渤海、黄海大部、东海大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和西南部海域将先后有6~7级、阵风8级的东北到偏北风。
图源自中国天气网
节气小科普
在古代,“冬奥会”需要哪些气象条件?
中国人的冰雪情结已有千年历史:早在隋唐时期就对“滑雪”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到了清代,大寒节气前后,皇家会举行“溜冰比赛”,是宫廷里的“冬季运动会”,当时冰上表演的类型比较丰富,有打冰球,还有一些冰上杂技等,《甄嬛传》安陵容表演冰嬉舞属于古代的“花样滑冰”。
那么,从古代的冰嬉到现代的冬奥会,需要哪些气象条件才能让冰雪运动有趣又安全呢?
首先,户外冰场的玩耍条件不是气温越低越好,当气温在-2℃到10℃之间时,冰面既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融化,游玩的人也不会因温度过低而感到太寒冷,温度最为适宜。同时,冰层厚度至少达到15厘米以上,才能保证冰面上人们的人身安全。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大寒节气时值“四九”,正是体验室外冰场的好时机,小伙伴们来吧,一起滑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