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新闻动态
资环学院举办2024年“科技小院行”大学生暑期联合社会实践展演答辩暨总结会
发布时间:2024-11-13 来源: 资环学院 访问次数: 文字:[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根据共青团中央《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工作安排》有关要求,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的指导下,中国农业大学校团委、资环学院联合全国21所涉农高校共同开展了2024年“科技小院行”大学生暑期联合社会实践活动。11月2日上午,在曲周实验站农业绿色转型国际交流大会的分会场,资环学院举办本次社会实践展演答辩暨总结表彰会。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北桦、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陈新平、河北省农科院资环所副所长贾良良、全国农林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秘书处,中国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范晨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朱齐超参会并担任评委,各小队师生代表与会答辩,学院党委书记王雯主持会议。

展演答辩现场

会议伊始,王雯代表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对受邀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对积极参与、精心组织、辛勤付出进入本次展演环节的11所高校的18支实践小队表示祝贺。她表示,2024年“科技小院行”大学生暑期联合社会实践是资环学院发挥科技小院立德树人平台优势,与涉农高校相关学院共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回信精神工作具体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4年“科技小院行”大学生暑期联合社会实践的以“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向本科生延伸,加深大学生对农业绿色发展现状的了解与认识,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青年力量。

王雯主持大会

进入展示评议环节的实践小队依次进行展演答辩,从实践准备及实践过程、实践成果、社会影响与实践地反馈、实践反思及感悟等方面阐述了他们在本次实践中的行动及收获,评议专家组对实践主题等方面提出专业性问题及指导性建议,并进行打分,共推选出12支优秀实践小队。

小队展演答辩

范晨辉宣读最终评议结果,并对所有获奖小队及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鼓励全体学生脚踏实地投身于实践,用实际行动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4年“科技小院行”大学生暑期联合社会实践活动共百余单位及个人受到表扬与激励。

颁奖环节

本次活动,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共计3支小队23名同学参加。其中2支小队获得“优秀实践小队”,2名指导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5名同学的征文被评为“优秀征文”,6个科技小院获评“优秀科技小院实践基地”。

刘北桦副理事长在总结讲话时充分肯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她强调“科技小院行”暑期联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的一次重要实践,各小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希望,俯下身、沉下心,用专业所学助力乡村发展,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升了对农业绿色发展及农业强国建设的理解。最后,她呼吁大家要持续关注科技创新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深入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创新新技术、新方法,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刘北烨总结讲话

表彰会结束后,资环学院组织参会小队参观了曲周实验站站史馆、科技小院发源地-白寨种养结合科技小院以及邯郸市博物馆,同时组织与会师生与非洲留学生面对面交流,宣传和弘扬“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宣传和推广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曲周科技小院服务“三农”模式,让与会师生体验邯郸悠久的历史文化。

小队参观活动

据悉,“科技小院行”大学生暑期联合社会实践行动开始于2022年,2024年是第三届实践活动,来自21所农林高校、69位教师、385名学生组成的45支小队奔赴全国各地35个科技小院进行社会实践最终共形成约36万字的调研报告、328篇主题征文及45个视频图集和推送新闻宣传材料。三年来,“科技小院行”大学生暑期联合社会实践系列活动规模逐渐扩大,参与人员不断增加,搭建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的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小院立德树人平台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坚定了学生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小队风采展示

会议合影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