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二十四节气工作室
新闻动态
跟着节气游北京--芒种
发布时间:2024-06-05 来源: 资环学院 访问次数: 文字:[ ]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北京风光

龙潭中湖公园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19号的龙潭中湖公园,它的前身是北京游乐园,打造了滨水活力环、森林漫步环、湿地涵养环三大核心活动主题环线和龙潭十二景特色景点。芒种时节一起带着孩子到到龙潭中湖公园来,体验别样的游乐设施,享受亲子时光;同时游湖穿林,在炎热夏日,边纳凉漫步,边欣赏自然美景。一起来体验亲情、自然之美吧!!!

(距北京市中心8.3km)

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田

    芒种是非常重要的节气,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由此可见,芒种是在农业领域非常重要的节气,让我们在这个重要的节气中体验现代农业的奥妙和内涵,一起到位于京市北三环以内皂君庙路附近的田地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这片科普基地,主要承担着向市民、中小学生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知识、提供农耕体验等功能。让我们走进现代农业,体悟芒种内涵。

(距北京市中心12.2km)

钟鼓楼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临字9号的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两楼前后纵置。作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晨钟暮鼓”循律韵通。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二十四节气本就是时间历法,让我们一起前往钟鼓楼,感受时间的厚重,体悟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芒种这一对古代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节气。

(距北京市中心16.2km)

北京文俗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农历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有的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体上,意谓它永不凋谢。

煮青梅

    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千古佳话,这个青梅味道酸涩,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降低血脂,平衡人体酸碱,增强免疫力的好宝贝,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效。但是由于大多数人难以接受它的口感,便有了“煮梅”这一环节。因此煮梅也成了芒种时节民间习俗之一。

北京美食

北京烤鸭

    鸭肉炎炎夏日,在保持荤素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夏季食用肉类的首选非鸭肉莫属。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容易上火的季节食用,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极强,凡是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都适合吃鸭肉。适合在芒种时节食用。

小麦

    芒种时节,刚好迎来了小麦的收割季节,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收小麦,再加上天气异常的炎热,人们的食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小麦属于比较容易消化的农作物,再加上是新收割的,所以都要尝尝新。小麦主要是加工成面粉,做成各种面食。常见的有:大饼油条、馒头包子、面条卷面、水饺和烧卖的皮、蛋糕面包、饼干茶食、部分休闲食品等等。

北京农产

西瓜

    芒种节气后,西瓜开始大量上市。西瓜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流失的体内钾盐,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产自北京的大兴西瓜,瓤色鲜艳,皮薄,瓜瓤脆沙、甘甜多汁,纤维含量少,含糖量高。早在距今千年以前的辽太平年间,大兴就有栽培西瓜的历史,这里阳光辐射多,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处永定河冲击平原,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导热性强,有利于西瓜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含有西瓜生长不可替代的硼、锰、镁等微量元素。

桑葚

    桑葚汁浓似蜜,甜酸清香,营养丰富,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桑葚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葡萄糖、蔗糖、果糖、鞣质、苹果酸、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等成分,其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营养价值很高具有乌发美颜、减轻视力疲劳、降脂降压、健脾养胃等功效。

玉巴达杏

    海淀玉巴达杏原产于海淀区北安河,具有数百年栽培历史,曾为贡品,具有果皮薄,个头圆润,口感好,成熟后晶莹剔透,多汁且沙瓤,口味香甜,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杏子中富含丰富的有机酸,且味道酸甜可口,可促进唾液的此外分泌,有效促进食欲。杏子的性质温和,味甘酸,入肺经、大肠经,其成分被人体吸收后能对呼吸神经中枢起到镇定作用,故而能够止咳平喘。而且杏子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酚类物质,维生素和酚类物质进入体内后都具有抗氧化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视频制作、剪辑、策划、内容:赵浦椿、钱庆、任天宇

       视频指导教师:胡琦

       图文编辑 | 赵浦椿

       责任编辑 | 胡琦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二十四节气工作室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通识与创新教育中心

光明网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团委

联合出品

 微信号|二十四节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