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农业绿色发展国际暑假学校
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AGD)
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委员会:丛汶峰,于瑞鹏,Hans Lambers,
汪菁梦,袁力行
国际联合组织者: Claudius van de Vijver(荷兰),
Luiz Domeignoz-Horta(法国)
研究生课程
可持续作物系统理论与实践
2025年6月29日-7月8日
中国 甘肃&北京
背景
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资源日益增长的压力,种植制度的可持续性日益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议题。近年来,间作种植因具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维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为深入研究间作系统的科学机理,我们采用跨学科的方式,从植物、农田、农场到区域等多层次整合视角,结合地上与地下互作原理开展研究。本课程将聚焦“可持续作物系统”理论在绿色作物生产中的核心作用,探讨可持续性机制在作物结构、功能、养分活化吸收及利用的作用,聚焦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与设计,推动可持续农业绿色发展。
课程上午以专题报告和互动研讨为主,下午为小组课题实践。学生们需围绕着种植体系中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挑战,从农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等维度提出解决方案。课程结果将于“可持续作物生产国际研讨会”展示(2025年7月9日-11日,北京),并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一篇前瞻性论文,总结可持续作物生产的主要进展与未来展望。各位课程参与者也将全程参加该研讨会进行交流学习。
课程安排:
1.个人汇报:
每位学生通过海报展示自己的研究背景和课程目标。海报展示环节一共包含4组,每组20分钟展示6-7个海报,包含5分钟的个人介绍和15分钟的互动讨论。海报会一直保留在讨论室。
2.专题讲座与研讨:
个人汇报结束后将有一个关于可持续作物系统的介绍报告。相应的,每天安排一到两个讲座,从多层次(涵盖植物-环境景观角度)和跨学科角度介绍可持续性。课程参与者将根据主持人的专题讲座内容和提供的相关文献来进行提前学习与课后补充,并在每场报告后都设置了深度讨论环节,安排充足的时间供给师生交流。
3.小组课题实践:
每日专题讲座之后,下午或晚上的时间将由学生们安排小组工作。由活动相关老师组织并指导,以5人小组的形式,针对课程提出的可持续性挑战进行协作解决讨论研究。成果将在研讨会结束时,以“5分钟演讲+3页演示幻灯片+5分钟听众提问”的汇报形式体现(提出问题-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讨论与交流)。
4.可持续作物生产国际研讨会:
课程结束后,相关师生将参加并出席“可持续作物生产国际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展示课程成果。
5.实地考察(甘肃):
课程期间将参观访问武威、张掖的间作示范田与长期定位试验站。
6.基础信息:
参加人员 | 本课程面向从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博士研究生 |
课程规模 | 20-30人 |
课程时长 | 10天,随后在北京举行为期2天的“可持续作物生产国际研讨会” |
教学语言 | 英语 |
学分 | 3 ECTS |
基础知识 | 参与者必须具备农学领域博士阶段基础知识 |
地点 | 中国甘肃&北京 |
主办团队 | 丛汶峰 中国农业大学 Claudius van de Vijver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PE&PC研究生院) Hans Lambers 西澳大学,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于瑞鹏 中国农业大学 Luiz Domeignoz-Horta 法国农业科学院 |
课程教师与主办团队
序号 | 姓名 | 高校机构 | 邮箱 |
1 | Hans Lambers | 西澳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 hans.lambers@uwa.edu.au |
2 | Kadambot Siddique | 西澳大学 | kadambot.siddique@uwa.edu.au |
3 | Claudius van de Vijver |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 Claudius.vandevijver@wur.nl |
4 | Luiz Domeignoz-Horta | 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E) | luiz.domeignoz-horta@inrae.fr |
5 | David Makowski |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高科农业学院 | david.makowski@universite-paris-saclay.fr |
6 | Nicolas Munier-Jolain | 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E) | nicolas.munier-jolain@inrae.fr |
7 | Thomas Wanger | 西湖大学 | tomcwanger@westlake.edu.cn |
8 | 李思恩 | 中国农业大学 | lisien@cau.edu.cn |
9 | 丁日升 | 中国农业大学 | dingrsh@cau.edu.cn |
10 | 丛汶峰 | 中国农业大学 | wenfeng.cong@cau.edu.cn |
11 | 于瑞鹏 | 中国农业大学 | ruipengyu@cau.edu.cn |
研究生课程
可持续作物系统理论与实践
日期 | 时间 | 地点 | 活动内容 |
6月29日 | 介绍与启动 | ||
9:00-18:00 | 兰州 | 报到 | |
18:30-20:00 | 特色晚餐 | ||
20:00-21:00 | 夜游黄河 | ||
21:00-22:00 | 甘肃农业大学 | 课程介绍 (丛汶峰/Claudius van de Vijver) 破冰活动 | |
6月30日 | 种植系统可持续的概念和挑战 | ||
8:00-9:00 | 酒店 | 早餐 | |
9:00-9:30 | 甘肃农业大学 | 第1讲:可持续种植系统的挑战与案例 (Hans Lambers) | |
9:30-10:00 | 讨论 | ||
10:00-10:30 | 第2讲:微生物多样性在土壤功能中的作用 (Luiz Domeignoz-Horta) | ||
10:30-11:00 | 讨论 | ||
11:00-11:30 | 茶歇 | ||
11:30-12:00 | 第3讲:作物多样性效益的机制 (于瑞鹏) | ||
12:00-12:30 | 讨论 | ||
12:30-14:00 | 午餐 | ||
14:00-16:00 | 小组作业:介绍和启动 | ||
16:00-17:00 | 小组作业:介绍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第一个行动计划) | ||
17:00–18:00 | 兰州 | 晚餐 | |
18:00-21:00 | 前往武威 | 兰州-武威 | |
7月1日 | 旱地农业用水效率 | ||
7:00-8:00 | 早餐 | ||
8:00-9:00 | 参观武威南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间作示范 | ||
9:00-9:30 | 前往石羊河试验站 | ||
9:30-10:00 | 石羊河试验站 | 第4讲:旱地农业用水效率 (Kadambot Siddique) | |
10:00-10:30 | 讨论 | ||
10:30-11:00 | 第5讲: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机制(丁日升) | ||
11:00-11:30 | 讨论 | ||
11:30-12:00 | 第6讲:旱地农业水肥高效利用技术与装备(李思恩) | ||
12:00-12:30 | 讨论 | ||
12:30-13:30 | 午饭 | ||
13:30-16:30 | 小组工作 | ||
16:30-18:00 | 参观石羊河试验站的田间试验 | ||
18:30-20:00 | 晚餐 | ||
7月2日 | 可持续发展评估与设计 | ||
8:00-8:30 | 早餐 | ||
8:00-9:00 | 前往石羊河试验站 | ||
9:00-9:30 | 石羊河试验站 | 第7讲:可持续多样化种植制度的评价与设计(丛汶峰) | |
9:30-10:00 | 讨论 | ||
10:00-10:30 | 第8讲:种植制度多样性和农药使用(Nicolas Munier-Jolain) | ||
10:30-11:00 | 讨论 | ||
11:00-12:00 | 小组工作 | ||
12:00-13:00 | 午饭 | ||
13:00-15:00 | 小组工作继续 | ||
15:00-16:00 | 前往白云试验站 | ||
16:00-17:30 | 参观长期间作定位试验 | ||
17:30-18:30 | 晚餐 | ||
18:30-21:30 | 武威-张掖 | ||
7月3日 | 短途旅行 | ||
8:00-9:00 | 早餐 | ||
9:00-10:00 | 前往华瑞农场 | ||
10:00-12:00 | 华瑞农场 | 参观全程机械化的玉米/大豆间作示范区和科技小院 | |
12:00-14:00 | 午饭 | ||
14:00-16:30 | 酒店 | 小组工作(设计新一代多样化种植制度试验) | |
16:30-19:30 | 参观七彩丹霞景区 | ||
20:30-21:30 | 晚餐 | ||
7月4日 | 前往北京 | ||
8:00-9:30 | 早餐 | ||
9:30-15:00 | 前往北京:KN5602 (11:30-14:15) | ||
15:00-18:00 | 报到 | ||
18:00-19:30 | 晚餐 | ||
7月5日 | 课程及讨论 | ||
8:00-9:00 | 中国农业大学 | 早餐 | |
9:00-9:45 | 报告1:种植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和挑战 (Hans Lambers) | ||
9:45-10:15 | 讨论 | ||
10:15–10:45 | 茶歇 | ||
10:45–11:30 | 报告2:可持续种植制度和农民群体(Kadambot Siddique) | ||
11:30-12:00 | 讨论 | ||
12:00-14:00 | 午餐 | ||
14:00-15:00 | 小组最终工作 | ||
15:00-17:00 | 小组报告和研讨会报告的最终修改 | ||
7月6日 | 短途旅行 | ||
8:00-9:00 | 早餐 | ||
9:00-11:30 | 平谷区 | 北京京瓦科技创新中心 | |
12:00-14:00 | 午餐 | ||
14:00-17:00 | 平谷科技小院 | ||
17:00-19:00 | 返回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和晚餐 | ||
7月7日 | CAU联合活动 | ||
8:00-8:30 | 早餐 | ||
8:45-12:00 | 开幕式及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养分利用效率与作物可持续生产 (Hans Lambers) | ||
12:00-13:00 | 午餐和海报 | ||
13:00-18:00 | 参观颐和园 | ||
18:00-19:00 | 晚餐 | ||
7月8日 | 短途旅行 | ||
9:00-12:00 | 参观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 ||
12:00-14:00 | 午餐 | ||
15:00-18:00 | 暑期学校的主题演讲 |
国际研讨会
绿色作物生产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
2025年7月9日-7月12日
中国•北京
7月9日: 主题演讲及讨论 主题1: 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 主题2: 绿色植物生产 | ||
8:00-9:00 | 早餐 | |
9:00-10:00 | 欢迎/工作介绍 (丛汶峰, 10 分钟) 博士生暑期学校汇报交流 (Claudius van de Vijver, 50 分钟)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10:00-11:00 | 主题1: 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
| |
10:30-11:00 | 茶歇 | |
11:00-12:00 | 主题1: 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
| |
12:30-14:00 | 午餐 | |
14:00-15:30 | 主题2: 绿色植物生产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15:30-16:00 | 茶歇 | |
16:00-17:00 | 主题2: 绿色植物生产
| |
17:00-18:00 | 总结 | |
18:00-19:30 | 晚餐 | |
7月10日: 分会场、讨论和综合 | ||
8:00-9:00 | 早餐 | |
9:00-10:30 | 主题1和主题2的讨论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10:30-11:00 | 茶歇 | |
11:00-12:30 | 主题1和主题2的讨论
| |
12:30-14:00 | 午餐 | |
14:00-16:00 | 共同讨论两个主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合作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16:00-16:30 | 茶歇 | |
16:30-18:00 | 共同讨论两个主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合作 | |
18:00-19:30 | 晚餐 | |
7月11日: 短途旅行 | ||
8:00-9:00 | 早餐 | |
9:00-17:00 | 游览长城 | |
17:00-19:00 | 回到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和晚餐 | |
7月12日: 离会 |